中文 English |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账号:

登录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学术活动文化学术活动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禹建湘: 文化旅游核心要素的创新
时间:2018-08-05 浏览:1045 来源:文化法治前沿 作者:

中南大学“第三届文化强国论坛”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法律保障”理论研讨会

第二单元发言(二)



禹建湘(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非常感谢!其实文化旅游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内涵,我就讲一讲文化旅游的要素。传统旅游有六大要素: 吃、住、行、游、购、娱。但围绕这六个要素做文章的时候出现了很多负面问题,基于此,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新的六个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商是指商务旅游,养是指养生旅游,学是指研学旅游,闲是指休假旅游,情是指情感旅游,奇当然指探险旅游。不管是传统的六要素还是新的六要素,在学术界都没有引起太多的共鸣,或者新的六要素难以取代传统的六要素,是因为这些要素都仍停留在操作层面,传统的六要素涵盖了旅游的全部环节,涵盖了整个旅游的基本形成,而新的六要素只是强调了一个方面,就是强调了旅游产品本身的拓展与开发,其实是把旅游的要素缩小了。基于这样,在学术界,每个学者只要搞旅游的,只要想到旅游六要素,都以提出一大推自己的某种要素。比如有的人他认为厕所很重要,把厕所的厕字放在第一位,现在文化加旅游很重要,所以有的人又把“文”字加在旅游的最前面。每个人都认为每个字很重要,长此以往的话,我们的旅游要素肯定好几千个字,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旅游要素要停留在什么层面来思考,尤其是现在自驾游、散客游取代了传统的团队游之后,旅游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在思考旅游要素的时候,有三个问题至少要考虑到。

第一、旅游资源是否合理利用。长期以来,不管是围绕新的要素还是传统的要素,都是重开发,轻保护,导致旅游生态遭到破坏,景区退化现象严重。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问题既有有形的问题,也有无形的问题。有形的比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节功能丧失、载体功能降低、生产功能破坏,从而影响游客的体验质量。无形的问题,比如节日的异化、民俗表演的同质化、文化内涵的退化,也就是说文化加旅游之后,以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出现大量文化加旅游模式,不但没有加强文化发展,反而加速文化消退。文化加旅游之后,文化没有了,就只有旅游了。

第二、旅游的观念是否发生改变。这种观念包括旅游体制、旅游市场、旅游的利益分配各个方面。把文化和旅游融合之后,旅游不能被文化所累,文化加旅游不是一个好事情,或者说要把现在不太好的事情变成理想中的文化加旅游。文化成为旅游一个空洞的附加品,叫做先造景,再造谣,最后造钱。强调旅游讲故事,这个故事又向迷信、向权力、向金钱、向爱情即向情欲这方面靠,所有的文化都往这方面靠,文化成为一种低级趣味的故事性片段,所以我们在做文化旅游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造谣大师,每一个景区都在请我们去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很有害的,对整个旅游是有伤害的。

第三旅游文化的人才培养是否满足了市场需求。刚才老师讲了导游被抓了,是因为现在高级的旅游人力非常严重的缺乏,学校培训的基本上是低级的导游等低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非常缺乏。

基于这三个问题,文化旅游的要素就不能停留在基本的操作层面。有一个理念,第一要有品牌,传统的5A4A景区评价体系具有很严重的缺陷,有一个硬标准来评价5A,但在同一层面里面良莠不齐,所以要有品牌意识,要有理念意识,要把品牌作为行业的标杆。第二个我们认为是内容。旅游一定要有内容生产。当前大多的旅游有风景,没有风情有白天,没有晚上现在我们晚上也可以看演出,吃当地的小吃,但是其实仍然是缺乏旅游的情趣,玩乐的内容是不足的。上车睡觉,下车照相,没有旅游内容。第三个要素我认为要有生活,现在旅游有一个痛点,就是半夜三更起床,半夜三更睡觉,一个旅游大家疲惫不堪,尤其是团队旅游就像打一次战争,缺乏生活气息,缺乏休闲体验当前旅游和生活是脱节的,因此要把旅游的生活氛围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提出来。我讲的很不成熟,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