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账号:

登录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学术活动文化学术活动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税务局办公室主任谭礼: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
时间:2018-08-31 浏览:1403 来源:文化法治前沿 作者:

中南大学“第三届文化强国论坛”暨“文化与旅游

融合发展的法律保障”理论研讨会

第四单元发言(二)

 

谭礼(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税务局办公室主任,云南省昆明市税务局派驻东川扶贫干部)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大家下午好,我叫谭礼,现在受昆明市税务局委派在昆明市东川区参加扶贫工作。首先感谢刚志教授的邀请,刚才也聆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代表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同志来谈一谈我在扶贫工作中如何实施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思路做法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注重扶贫同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为此,云南省委将昆明的寻甸、禄劝、东川区列为2018年底脱贫摘帽的示范县。而我所在的李子沟村贫困发生率80%,民族结构包括汉族、彝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制约,村经济基础薄弱,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李子沟村是十九大以后,第一个在焦点访谈连续进行正面报道如何搞好产业扶贫与文化扶贫的村庄,也是被国务院列入乡村旅游公益扶贫规划试点村。我现在简单的谈一下我们工作队带领村三委让老百姓脱贫的几点做法。

第一个是产业扶贫,我们建立了“三园一中心”的发展思路,第一个是开花洋芋园。因为开花洋芋口感好,酥、糯、香,于是请电商公司经营,通过营销推广后,由原来的0.5元1公斤的土豆卖到了现在6元1公斤,这相当于是涨几十倍,让老百姓获得真正的实惠。

同时,我们建立了一个白鹅养殖园,由村里的企业家致富带头人村主任苏亚江负责,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新建了养殖园,带动了农民的养殖,让农民增收,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

现在又在已经种植的核桃树、李子树的基础上构建的瓜果采摘园。这三个产业都是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组成,利益做到了4:3:2:1的比例分成,即40%返给老百姓,30%给电商,20%作为集体经济,10%作为扩大再生产。

然后是以文化旅游为中心,当地是一个彝族村寨,我们就依托彝族的文化和开花洋芋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坚持旅游发展与美丽家园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挖掘彝族文化,提高群众对保护传承,发扬彝族文化的意识或者其能力;进一步完善硬件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这一块我们力争建成集农业休闲度假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的一个目的地。李子沟处在平均海拔2450米的地区,最高海拔4600米,因为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使这里的环境很特别,气温非常舒适。所以这是很多人外省人都到的李子沟村的民宿每年来住上这个两、三个月,现在民宿也形成了规模。这样一来,我们李子沟村的老百姓在18年就能够保证脱贫。

第二是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我们主要是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进行文化事业的扶贫,第二个是文化产业的扶贫。

文化事业是在刚志教授指导下进行的,我们在原来老校舍的基础上准备建一个书院。目前书院已经得到了云南大学人文研究院、中南大学法学院、云南省博物馆、春晓图书城的支持,书院主要是干什么呢?第一是文化的载体,第二是全民阅读的一个基地,第三是传播国学文化的一个阵地,第四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桥头堡。希望书院有了声望后,增加游客,从而带动消费。最后就是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这个机制的结果,以一产带动二产,二产带动三产,相互融合,相互推动,相互带动,来促进老百姓的真正脱贫。所以文化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的机制,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必要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因地制宜,让老百姓尽快脱贫。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在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今天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让我受到了很多启迪,我回到扶贫岗位后将把在论坛里所学习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加以实践,真正的让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