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账号:

登录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学术活动文化学术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法律保护理论研讨会”第一单元(三)
时间:2017-05-11 浏览:653 来源: 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发展”

之三

主持人黄先雄教授:下面有请中南大学文学院禹建湘教授,他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乡愁安放”。大家欢迎!

 

禹建湘教授:我讲的题目是:中国文化乡愁的历史生成及当代意义。在汉语里,“乡愁”一般指“怀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其本质蕴含着强烈的怀旧情绪。在传统意义上,乡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指对亲友、同胞的思念这类小乡愁;第二层是指对故时旧景、故国山河的怀念这类大乡愁。最高层次,即发展到现在的层次就是文化乡愁。


文化乡愁因地点和时代的不同而主要表现为四个形态:第一种形态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状态的关注和焦虑;第二种形态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意识;第三种形态主要表现为因存在意义感的丧失而对传统文化产生的认同危机;第四种形态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化归属和认同意识。正因为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空间隔离以及文化差异。我们的文化乡愁怎么产生的?就是来源于空间上的隔离和文化上的差异。而迅速高涨的城市文化建设,使得文化差异丧失了,它吞没了承载乡愁的各种城市乡愁的景观,使我们陷入了一种迷茫不安的状态,这是我们乡愁逝去的主要依据,城市失忆导致乡愁失守,原因在三个方面:第一,城中村,我们把城中村叫做无处安放的乡愁,城中村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们的“土地二元体制”——土地体制和国有土地的区别,城中村逐渐被发展成廉价的城市空间。城中村作为城市和乡村混搭的产物,它聚合并交集着各个阶层居民的形态,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外来者,都有浓烈的乡愁。但是我们很多的城中村都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推倒重建,使原有的村落痕迹完全消失,使得城中村的居民的记忆不断地消失,很难记得原来的面貌,进而面临一种乡愁的记忆危机。第二个方面,叫做冷漠的、淡漠的乡愁与文化,在资本主义的驱动之下,城市空间的演变和其他商品一样都朝着标准化模式化的方向发展,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当代城市在城镇文化、空间物理上的差异越来越小。每个城市都失去了他自身的特色。城市的模式化发展建立在瓦解历史的基础之上,使城市原有的承载记忆的空间机理遭到了毁灭,也造成了城市在物理空间和城市景观的千城一面,那么处在这种城市化的空间里,就使得很多人不知道身在何处,缺少归属感和栖息感。第三个方面是仿古再造,在很多城市里,特别是有历史积淀的城市里,仿古建筑成为一种热潮,这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长期一味追求现代化信息化的城市的一种回归,另一方面与我们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这个政策导向有关。第一是想利用这种历史古迹来突显它的文化性,进而带动文化旅游,比如西安的古城修建,这就是很明显的。第二是利用这种仿古建筑来寄托我们城市居民的乡愁情感,无论从哪方面看,我们说这个仿古的缺陷是永远无法代替真正的古迹,更不能寄托历史文化中的乡愁情节,他没有真正的带给人类心灵上的情感,所以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种仿古建筑里的人来说,也许只能带来一种心理安慰。


在当代依然有新的存在价值和意义。面对全球化文化交流的压力和挑战,文化乡愁情结的生成是必然的,但因害怕文化侵略影响,而对文化乡愁致以夸张扩大、置之不理或全力打击的态度都是不对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种多文化环境中,为了抵御文化乡愁的负面影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或盲目崇拜与继承的民族自大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充分利用好文化乡愁,发挥文化乡愁在当代的积极影响,营造社会公民整体文化意识,对促进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而针对不同形态的文化乡愁也主要有以下当代意义:促进传统文化的理性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精华挖掘,对抗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文化影响;促进城市的和谐建设,为现代文明提供归宿;促进文化身份和地位的自觉把握,增强民族认同意识。这是我的发言谢谢。


主持人:禹教授从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之一,即城中村和仿古镇,站在城市化建设的角度来谈,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些观点。非常感谢禹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