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账号:

登录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学术活动文化学术活动
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周刚志教授、杨清望副教授在福州市调研“三坊七巷”修复工程
时间:2016-08-21 浏览:838 来源:文化法治前沿 作者:

1993年8月份,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



2016年8月19日上午,中南大学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周刚志教授、杨清望副教授应邀就福州市就“三坊七巷”的修复工程开展调研工作。据介绍,福州市“三坊七巷”起源于晋代,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时期步入鼎盛阶段。因其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被称为“里坊制度活化石”。近现代以来,“三坊七巷”地灵人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冰心等近现代名人都曾经居住于此,因而又有“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不过,因城市生活变迁,“三坊七巷”的历史街区不断受到侵损,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使其视角空间不断被压缩,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建筑比例一度高达37.6%。诸如安泰河污染严重,名人故居破败,市政设施匮乏,等等因素,导致“三坊七巷”的古韵日渐式微。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991年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议”,“三坊七巷”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终于引起党和政府关注。2005年8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三坊七巷的修复工程。


中国文化法研究中心周刚志教授、杨清望副教授在福州调研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文化大国。但是,当代中国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所剩无几。福州市“三坊七巷”修复工程,采用“政府主导、实体运作”的方式,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的修复原则,不仅拓展了福州市的旅游文化资源,也使中国传统的“名贤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堪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的典范,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和借鉴。“三坊七巷”保护和修复过程中的立法和行政执法经验,也需要由中国文化法学者深入研究。




来源/文化法治前沿

    主编/周刚志

    策划/陈云良

    编辑/刘佳威

   【文化、法治】

微信公众号/whfzhqy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