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账号:

登录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法制动态文化法制动态
转发:2019年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定调文化产业发展,四年重点的变与不变
时间:2019-01-11 浏览:2277 来源: 作者:


今日看点

1月3日至4日,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总结了2018年文化和旅游工作,部署了2019年重点任务。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作工作报告,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主持会议,部党组成员李群、项兆伦、单霁翔、刘玉珠、迟耀云、张旭、王晓峰出席会议。



2019年重点任务


1.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引向深入;

2. 在提高艺术创作质量上下功夫;

3. 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

4. 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5. 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6. 不断丰富产品有效供给;

7. 大力加强市场培育监管;

8. 提升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水平;

9. 坚定不移深化体制改革;

10. 扎实做好各项基础保障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要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着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稳中求进、鼓励创新。


会议就做好下一阶段各项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强化管理,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做到依法、科学、有效管理;


三要狠抓落实,要把落实成效摆到更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四要守牢底线,文化和旅游系统既是意识形态安全重要领域,也是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 


图片来源:中国旅游报



2018年工作成绩


总体特点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贯穿始终。

2.中央部署落实坚决有力。

3.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

4.服务大局工作不辱使命。

5.机构改革任务顺利推进。

6.融合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工作亮点


1.艺术创作生产出新出彩。

2.公共服务补短板、提效能同步推进。

3.文物保护利用实现新突破。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

5.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6.市场培育监管体系更健全、执法更规范。

7.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8.宏观管理和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图片来源:中国旅游报



四年重点任务梳理,文化产业的变与不变

 

2018年


1. 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入;

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 繁荣艺术创作生产;

4.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 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6.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7.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8. 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9. 提高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水平;

10.推动文化科教工作创新发展;

11.推进文化规划、调研、法治工作和重点领域改革任务;

12.加强文化保障体系建设。

 

2017年


1.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2.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制定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推动手机动漫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3.加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健全动态管理评估机制;

4.切实发挥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的引导促进作用,继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5.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制定发布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6.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力争形成各方基本认可、较为成熟的草案报送立法机关;

7.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17年将开展国有演艺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点工作。

 

2016年


1.文艺精品下乡惠民;

2.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3.精准文化扶贫;

4.支持大中城市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

5.拉动城乡文化消费;

6.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

7.争取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一)文化立法从无到有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领域的法律仅有《文物保护法》《著作权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少数几部,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要抓紧起草文化产业促进法,力争形成各方基本认可、较为成熟的草案报送立法机关”,因此能否起草一部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事关文化振兴全局的根本性文化法律,以在宪法之下形成文化根本法、文化基本法、文化专门法等相互支撑、配套的文化法律框架,依然是重点和难点。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会议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后五年的立法规划提出建议,《文化产业促进法》也在建议之中。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促进法》将于5年内出台。


虽然基本法缺失,但可以看出近两年文化立法的明显加速——《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加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分阶段补短板


从2016年到2019年,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重点任务,从文化下乡惠民,到将城市社会文化活动室纳入免费开放范围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我们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认知不断提升。不仅需要惠及城市以外的地区,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也需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体系,扩大覆盖面,实现均等化,落实细则,攻克难关。


一方面,我国长期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今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仍散布着6亿多农民,如何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消费的热情、激发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无疑是一大短板。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也有待提升。目前,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利用率较低、效益发挥较差等诸多问题。面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面对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巨变,面对社区居民社区存在感、凝聚感的不断消散,如何通过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对社区文化的有效凝聚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三)融合观念不断加强


跨界融合势头一浪高过一浪,拓展出许多新兴业态,传统文化、非遗保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等很多方面都与融合息息相关。文化产业正从过去的单一化发展转向深度融合发展。“能融则融,宜融尽融”则是融合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科学、理性地看待融合。


以上的三个观点只是笔者通过梳理得出的几点小思考,四年时间,文化产业变化日新月异,远远不止以上几点能够说明,比如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健全,文化要素逐渐完善,但在变化之中,有些内容虽然提法变了,说话换了,但是内核本质依旧不变,比如艺术创作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提升始终是重点任务,内容为王的思想不会改变;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永远在路上,政府、企业等不同的社会主体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始终要与时俱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加强与港澳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文化产业还肩负着优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艰巨任务。

参考来源:

中经文化产业《2019年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召开 10个重点任务出炉 》

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

《中国文化报》

中国旅游报

消息来源:“言之有范”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