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 会员登录
会员登录

会员账号:

登录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学术活动文化学术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法律保护理论研讨会”第一单元(六)
时间:2017-05-13 浏览:633 来源: 作者:

主持人黄先雄教授:接下来就是就是两位专家的与谈发言,第一位有请我们陈仁仁教授,大家欢迎。


陈仁仁教授:谢谢各位老师!听了几则报告,受益匪浅。很多方面也是自己没有考虑过的。这个角度,其实比如说私有文化遗产财产权的限制于补偿,我觉得可能是与现代人的现代性质相关的。你处于现代社会当中的人,你又拥有文物、文化遗产,那这个人的关系很尴尬,它在公权和私权之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这么一个现代人应该怎么安放。我觉得禹教授的话题很有诗意,乡愁安放,就是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安放的乡愁,不仅仅指向过去,当然还要指向传统。至于人的传统要怎么安放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一些记忆的东西、传统的东西,还需要怎样继续让它存在起来,让这种城市化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一些民族文化的记忆受到威胁。那么胡教授让传统文化成为文化传统,就讲到了人是怎样从传统到现在的。所以这几个论点,都是与人的安放有关的,都涉及到传统到现在。那么讲水书,俞教授讲到了水书,它是个载体,凸显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水族的记忆。我们的这个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中,每一个民族的记忆,我们因该如何留住,我们留这种民族的记忆,将特定某个民族的记忆,意义又何在?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周先生讲的这个新媒体,这个新媒体我们岳麓书院有这样一个实践。我们岳麓书院跟凤凰网有合作,一级频道叫国学频道。叫凤凰国学网,这是跟我们签了协议的,它的编辑部建在我们岳麓书院里面。岳麓书院里面的迎宾馆专门建了这么一个编辑部,我们是2015年上线的。2015年正式开始,就是说当代国学文化的传播,利用新媒体如何去传播,有很多有这个实践。就是因为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话题设置权很重要。比如邀请一些学者,像命题作文一样设置话题,我们学者的研究有时候都一定不去追这个话题的,我们做学术研究可能比较冷的、坐冷板凳的,不一定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而专门做传播的人士很知道社会现实的方向是什么,关键是他设置一些话题去邀请学者去谈这方面的话题,它一谈效果非常好,传播非常快,毕竟它是有一定研究的。它就可以把它研究的基础激发出来,它可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所以这种传播模式还可以把我们坐冷板凳的学术研究激发出来,使它产生一种更大的社会效应,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所以我觉得这几个论题都涉及到我们的文化传统到现代,现代当中的学术研究跟现实社会的关联。当然,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胡先生也是讲了很多这方面的话题,区分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胡教授说文化传统源于又超越于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界定于古代。胡教授刚才讲的,传统它不仅仅是个时间,传统作为传统,必须是传下来的才能叫做传统,如果没传下来就不叫传统。而传下来就意味着在现实生活当中必须要有的,所以这方面的意义是特别重要的。文化传统其实还有一个来源,它不一定来源传统文化,它应该还可以是进入我们的异域文化,也有可能成为文化传统。在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它也可能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比如佛教的文化。佛教是印度的异域文化,它进来之后经过几百年的隔离的阶段,它也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随着时间的迁移,它又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形式,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比如说中国佛教、禅宗。近代的西学东渐,西方的文化,也是个异域文化。它进来以后,我们学习它、理解它、接受它,接受它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随着时间推移,它又也许建构我们新的传统文化,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在不同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化要素,古今中外这些文化要素相互激荡的过程当中,使得我们的传统就不是死板一块的,一定是在这激荡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它是在历史当中变化的。所以这几个论题,我深受启发,都是我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解的,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教!


(录音整理:王星星,朱昶,杨振来,刘霜,金源

分享到: